科普俱乐部
小小方块玩出万千世界2011-08-10
要说最简单的玩具,多米诺骨牌必算一个,因为它就是一张张长方形骨牌,游戏规则非常简单,立起来再推倒;要说最大、最庞杂的玩具,也非多米诺骨牌莫属,因为它有时玩一次要几百万张骨牌,需要一个团队齐心协力,多天奋战。
1999年12月31日23时26分至2000年1月1日零时,短短的30多分钟内,中日两国53名大学生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推倒了历经40多天码放的2751602枚多米诺骨牌,打破了荷兰人此前创下的247万枚骨牌码放的世界纪录。2000年12月31日,在中国北京,中日韩三国学生再次以340万张骨牌创造了纪录;骨牌倒下的过程蔚为壮观,令人惊叹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最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2008年11月19日在荷兰陆瓦尔登市来自17个国家的88名骨牌爱好者创造的415.5476万张骨牌。
玩多米诺骨牌并不都是这种宏大的场面,它的玩法是将骨牌按一定间距的尺寸排成单行,或分行排成一片。推倒第一张骨牌,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,或形成一条长龙,或形成一幅图案,除了可码放单线、多线、文字等各式各样的多米诺造型外,还可充做积木,搭房子,盖牌楼,制成各种各样的拼图。其实,有时关注的不只是骨牌的多少,更多的是造型的设计和新奇的构思。所以玩多米诺骨牌可多可少,多少都可以玩出花样,码放出万千世界。
多米诺是一项集动手、动脑于一体的运动。一幅图案由几百、几千甚至上万张骨牌组成。骨牌需要一张张摆下去,它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力、耐力和意志力,而且还培养参与者的智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多米诺骨牌起源有多种说法,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“牌九”,的确,这两者之间确实很像。据记载,1849年8月16日,意大利传教士多米诺从中国回到阔别8年的米兰。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礼物给家人,但他的女儿小多米诺只喜欢一套28张的骨制产品——牌九。她男友阿伦德是个性情浮躁的人,小多米诺就让他把28张牌一张一张竖起来,不许倒下,还要在规定时间完成,如果不成功就限制他一周不许参加舞会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,阿伦德终于变得性格坚强,做事稳重,让米兰人大吃一惊。于是,传教士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,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,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。不久,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,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。比较起来,还是欧洲人会玩,还能玩出花样。
现在标准的多米诺骨牌质地为木、竹、骨或塑料等材料,规格是长、宽、厚之比大致为6∶3∶1,骨牌的外型为长方体,牌面要垂直平整、无刺,相交的边线要垂直;主要考虑的是利于垂直码放和推倒。具体点说,就是骨牌要有一定的厚度,直立起来要有一定的稳定性;但又不能太厚,否则就会过于稳定,不易倒下,会导致游戏的失败。
从科学的角度看,平放的多米诺骨牌重心最低,因而势能就最低,所以最稳定;而立起来的多米诺骨牌重心提高了,势能就增加了,尽管这时也是稳定的,但我们说它是处于一个亚稳态,就像原子中的电子跃迁到高能级一样,有一点能量扰动,就会到达低能量状态,骨牌倒下。需要多大的能量扰动可以推倒骨牌,这取决于骨牌的质量和厚度。骨牌倒下时,必须有一个外力使得骨牌的重心沿一个棱旋转,重心抬高,达到最高点后,骨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倒下。这时重心从平衡点到达最高点所增加的势能,就是外来能量扰动的最小值。由此可以看出,骨牌越厚或者质量越大,立起来就越稳,也不易于倒下。实际上,立起来码放好的骨牌是一个集体处于亚稳态的系统,其中一个失稳就会扰动其他相关系统失稳,产生连锁效应。我们常称这样的效应为“多米诺效应”,这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也常常存在,只要一系列亚稳态系统相互关联就可能出现这种效应。
其实,利用亚稳态的连锁反应,不仅只是推倒骨牌,还可以综合声、光、电现象达到奇幻的效果,更可锻炼参与者的智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。索尼探梦科学馆正在举办的“益智童玩博览会”就有一个多米诺骨牌展区,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那里一试身手。
骨牌展台
骨牌